等離子技術應用亂象及關鍵問題解析
上海環(huán)博會期間舉辦的VOCs開放式技術討論日活動中,復旦大學張仁熙教授針對“等離子體應用存在問題”展開探討分析。
他指出,目前等離子體應用存在三大行業(yè)亂象:
1.?市場亂。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惡意低價中標導致的就是偷工減料,質量不達標,存安全隱患。
2.?產品亂。市場上可以見到各種氣體放電設備,均號稱等離子體技術,沒有標準約束。
3.?應用對象亂。部分企業(yè)妄想一個技術通吃各行業(yè),不考慮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的適合行業(yè)及工況,導致處理效果不達標,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對于技術本身存在的問題,他也給出了解釋:
1.?安全性問題。等離子體技術的工作原理注定了它不適合應用于可燃氣體濃度過高的場合,但是對于廢氣濃度低的場合,只要工況條件合適、設施維護得當,這些風險是可以避免的。為了安全,不可不顧工況條件情況,隨意使用該技術。
2.?凈化效率。廢氣的凈化效率與功耗和停留時間關系密切,正常情況下,等離子體能耗一般為150?kWh/kg污染物,能耗還是比較大的。然而,在當前惡性競爭的市場面前,絕大多數(shù)等離子體配置功率僅為4 kWh/kg污染物左右,甚至更低,在這樣的配置下,要取得滿意的凈化效率,幾乎不可能。
3.?副產物的問題。試驗表明,經(jīng)等離子體處理后,目標污染物并不能完全礦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還有相當一部分目標污染物轉化為其他成分,同時也伴隨產生一些副產物如臭氧等,因此,等離子體后續(xù)需要配置其他工藝協(xié)同凈化,將轉化產物和副產物進一步消除。
等離子體技術有其適合使用的工況條件,同時該技術也需要不斷發(fā)展和產品性能更需要進一步提高,要遵循客觀事實,科學合理進行工程設計,在安全的范圍內使用。